“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 項目坐落在河北省張家口市的壩上草原,是包含風力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化學儲能、智能輸電的一體化工程,是國網公司探索新能源與智能電網和諧發展,推動我國新能源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示范工程,項目從規模和技術上均具有國際領先水平,是探索新能源科技發展的前沿陣地。風電場周圍散布著186臺大風機,在變電站周圍有占地4000畝的光伏片區,這些發電單元通過埋在地下的電纜,將來自風和光轉化成的電能源源不斷的輸送到區域中心——變電站,通過一層層的升高電壓,可以使并網電壓達到220kV,通過輸電線路送到千家萬戶,點亮夜里的每一盞燈。
風、光資源受季節、地域、氣候影響較大,存在著隨機性、波動性、間歇性等諸多不可控因素,將其作為單一的發電系統都存在出力多變、瞬間沖擊的問題,將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帶來極大的風險。雖然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具有一定的天然互補性。但在系統中加入儲能裝置后可以進一步實現出力平穩。
風光儲聯合發電系統概況
(一)系統簡介
變電站監控系統由多個大大小小的系統組成,主要包括聯合發電監控系統、變電站監控系統、風機光伏監控系統、五防、PMU、電量采集、時鐘對時系統等,她們有機的組合在一起,構成了保護變電站的“安全衛士”。通過信息通信系統與風電場、光伏電站、儲能站及變電站進行信息交互,使其可在功率平滑、跟蹤計劃、削峰填谷、系統調頻等運行模式間實現無縫切換和精確控制。
(二)系統架構
監控系統在架構上可分為三層,分別為聯合調度層、場站監控層和設備層。其中,聯合調度層是“大腦”的所在地,是聯結上級調度中心與聯合發電系統之間的橋梁,作為整個系統的控制中樞進行智能分析與決策,實現對風電、光伏、儲能的協調控制。場站監控層實現對各子系統的單獨監控,實時上傳各設備的運行信息,并同時接收聯合控制層下發的控制指令。
(三)監控系統如何工作
在聯合發電監控系統上,可以通過調度控制中心大屏幕上的畫面監控目前的有功總出力值,還可以在上級調度下發限電指令時進行限定值操作,這是為了保障電網輸送線路的穩定而進行的必要操作。那我們怎么實現不去現場就可以實時監控風機和光伏是否在發電呢?這就要依靠風機和光伏監控系統。可以實時監控風機和光伏的狀態,比如風機發電狀態,是紅色的小風機在轉動,藍色代表正常停機,而黃色代表風機故障。運行監盤人員可以通過查看風機所在地區,及時通知運檢班組進行故障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