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電力升壓站預制艙最低結構受力強度應該是多少?
眾鎖周知電力升壓站預制艙是采用模塊化組合預制艙,與一般的單箱體預制艙有所不同的是升壓站預制艙對整個艙體的安全性能以及結構受力強度要求比較高。
要知道升壓站預制艙艙體底架也是由型鋼焊接而成,艙體骨架為焊裝一體式結構,主要鋼材材質應選用優質碳素結構鋼,屈服強度不小于235MPa,應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剛度,在起吊、運輸和安裝時不會產生變形,并耐受以下的負荷和撞擊:
升壓站設備預制艙
頂部負荷:最小值為2500N/㎡(豎立負荷或其他負荷);鋼結構的頂部載荷為:0.85KN/㎡。
在面板、門和通風口上的外部機械撞擊:外部機械撞擊的撞擊能量為20J,對應的防護等級為GB/T20138的IK10。
升壓站預制艙設計應符合GB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等相關標準,滿足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的抗震要求,抗震設防烈度8度,并提供由專業第三方機構出具的相應的計算說明書或報告。
隔震系統要求:上層與下層艙體連接界面之間設置隔振裝置,對于噪音、震動均進行消除;隔振效率不小于72%。
升壓站預制艙吊裝
升壓站預制艙底層艙體承重要求:上層結構總重不超過100T,底層艙體框架所承受的平均最大應力為100MPa;所承受的應力集中最大值為193MPa,最小安全系數為1.2。
升壓站預制艙艙體護欄與登艙梯對于立體建站模式,二層艙體需設置防護圍欄,方便運維以及保證安全。登艙梯頂部踏板與護欄的底座齊平,腳踏為格柵式,坡度≧55°,腳踏寬度≦250mm,腳踏間高度差≧300mm,登艙梯兩側設置扶欄等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