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上半年能源形勢和可再生能源并網運行情況,介紹新型儲能發展和綠證核發工作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2024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并網運行情況
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不斷實現新突破。2024年上半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1.34億千瓦,同比增長24%,占全國新增電力裝機的88%。其中,水電新增499萬千瓦,風電新增2584萬千瓦,太陽能發電新增1.02億千瓦,生物質發電新增116萬千瓦。截至2024年6月底,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16.53億千瓦,同比增長25%,約占我國發電總裝機的53.8%,其中,水電裝機4.27億千瓦,風電裝機4.67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7.14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4530萬千瓦。風電光伏發電合計裝機(11.8億千瓦)已超過煤電裝機(11.7億千瓦)。
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穩步邁上新臺階。2024年上半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5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加22%,約占全部發電量的35.1%;其中,風電太陽能發電量合計達9007億千瓦時,約占全部發電量的20%,同比增長23.5%,超過了同期第三產業用電量(8525億千瓦時)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6757億千瓦時)。
水電建設和運行情況。2024年上半年,全國新增水電并網容量499萬千瓦,其中常規水電219萬千瓦,抽水蓄能280萬千瓦。截至2024年6月底,全國水電累計裝機容量達4.27億千瓦,其中常規水電3.73億千瓦,抽水蓄能5439萬千瓦。2024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水電發電量5526億千瓦時,全國水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1477小時。
風電建設和運行情況。2024年上半年,全國風電新增并網容量2584萬千瓦,同比增長12%,其中陸上風電2501萬千瓦,海上風電83萬千瓦。截至2024年6月底,全國風電累計并網容量達到4.67億千瓦,同比增長20%,其中陸上風電4.29億千瓦,海上風電3817萬千瓦。
2024年上半年,全國風電發電量508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全國風電平均利用率96.1%。
光伏發電建設和運行情況。2024年上半年,全國光伏新增并網1.02億千瓦,同比增長31%,其中集中式光伏4960萬千瓦,分布式光伏5288萬千瓦。截至2024年6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7.13億千瓦,同比增長52%,其中集中式光伏4.03億千瓦,分布式光伏3.1億千瓦。
2024年上半年,全國光伏發電量39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7%,全國光伏發電利用率97%。
生物質發電建設和運行情況。2024年上半年,全國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116萬千瓦,累計裝機達4530萬千瓦,同比增長5.7%。生物質發電量103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7%。
新型儲能發展情況
一、新型儲能裝機規模穩步增長,已投運裝機超4400萬千瓦
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4444萬千瓦/9906萬千瓦時,較2023年底增長超過40%。從地區分布看,西北、華北地區已投運新型儲能裝機占全國超過50%,其中,西北地區27.3%,華北地區27.2%,華中地區15.3%,南方地區15.2%,華東地區14.6%,東北地區0.4%。從技術路線看,多個壓縮空氣儲能、液流電池儲能、鈉離子電池儲能項目投產,構網型儲能探索運用,推動技術多元化發展。截至2024年上半年,已投運鋰離子電池儲能占比97.0%,壓縮空氣儲能占比1.1%,鉛炭(酸)電池儲能占比0.8%,液流電池儲能占比0.4%,其他技術路線占比0.7%。從應用場景看,獨立儲能、共享儲能裝機占比45.3%,新能源配建儲能裝機占比42.8%,其他應用場景占比11.9%。
二、新型儲能調度運用不斷增強,調節作用逐步顯現
今年4月,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促進新型儲能并網和調度運用的通知》(國能發科技規〔2024〕26號),規范新型儲能并網接入,促進新型儲能高效調度運用。文件印發以來,我們組織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內蒙古電力公司完善規則,細化舉措,持續抓好落實工作。
2024年以來,新型儲能調度運用水平持續提高,新型儲能調節作用不斷增強。根據電網企業統計數據,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2024年上半年新型儲能等效利用小時數達390小時、等效充放電次數約93次,較2023年上半年分別提高約100%、86%。在市場運行較為成熟的山東、甘肅等地區,新型儲能調用水平進一步提升。南方電網公司經營區2024年上半年新型儲能等效利用小時數達560小時,已接近2023年全年調用水平。
通過調研發現,隨著新型儲能裝機規模的增加,新型儲能促進新能源開發消納和提高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水平的作用逐步增強,有效服務能源安全保障。例如山東省截至6月底,已投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521萬千瓦,有力促進了本省新能源消納;江蘇省截至7月15日,建成投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540萬千瓦,為今年迎峰度夏提供了重要保障。
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加強規劃引領,強化試點示范,優化調度運用,健全標準體系,完善市場機制,持續推動新型儲能行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國家能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