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我的朋友圈里,轉發最多的就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相關咨詢,這無疑也是最近我最為關心的事。畢竟,往小了說,這是2023年經濟建設總綱,往大了說,這對未來幾年都可能產生重大影響,企業作為經濟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必須關心,尤其是在經歷三年疫情之后,這次會議更有風向標的價值。
瀏覽相關會議報道后,給我的總體感覺是,這次的會議很務實,同時又能鼓舞人心。有幾個亮點是特別值得一提的:
一是對當前經濟情況的定調。既非常客觀地提到當前面臨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也自信地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明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換句話說,困難雖然有,但前途是光明的,我們必須要葆有信心。在當下百年變局世紀疫情之際,每一個人都深刻地知道“信心比黃金重要”的意義,所以會議也明確提出,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要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工作。
二是在具體的方法論上,把“穩”放在突出位置。這些年,“穩”一直以來都是基調,但這次對穩字的強調,可謂空前。
有媒體做了統計,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穩”在歷次會議中出現得最多。
行穩致遠,這是一個經常被我們掛在嘴邊的詞,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如此,一個企業的興起與崛起同樣也需要遵照這樣的邏輯。
三是把消費放在了突出位置。在很多關于經濟發展的文章中經常可以看到經濟發展中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這些年我們一直在強調擴大內需,但像這次提出“放在首要位置”應該還是比較少見的。如果再聯系到12月14日黨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可以預見的是,這次是要動真格了,消費這個領域將迎來空前的變化。
作為一個新能源人,在把握整體基調之外,最關心的當然是跟新能源領域相關的內容。在仔細讀完相關報道后,我的一個直觀感受是,新能源領域當大有可為。
簡單梳理一下中央經濟會議跟新能源直接相關的內容,直接相關的“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過程中鍛造新的產業競爭優勢”;間接相關的“大力倡導綠色低碳消費”“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這里依然有必要搬出14日黨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根據戰略要點,在能源基礎等領域,部署煤炭、煤化工以及風能、光伏等能源基地建設成為重點,在綱要中還有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由此可以看出,在未來的中國經濟發展層面,基于綠色發展的目標,新能源領域將迎來更多機遇,這無疑是我們集團發展的福音,也是我們實現集團戰略目標的重大機遇。
我常說我們坐擁“四大幸運”——幸運的行業、幸運的產品、幸運的客戶、幸運的對手。這些幸運從來都不是上天的恩賜,這既是我們對時勢的準確把握,也是偉大時代的造就,我們必須珍惜時代賜予的機遇和幸運,以更全情的投入、更昂揚的精氣神投入到這一偉大的事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