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和中國儲能網聯合組織的2021年度第八期中國儲能產業巡回走訪調研團活動已拉開帷幕,湘能楚天電力集團特成立由研究院、設計中心、特種艙體與集成裝備事業部、數字能源研究室、供應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組成的調研小組進行專題調研。
集團設計中心總監藍偉科帶你走進......
1、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基地
此次行程首站調研單位是位于河北張家口的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基地,儲能技術在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納比例、保障電力系統安全平穩運行等方面發揮著較大作用,走進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基地現場,親身感受這一工程在引領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道路上的示范作用。
置身國家風光儲能示范工程現場,可以感受震撼排列有序的風機、熠熠生輝的光伏板、儲能廠房和綜合控制樓。
據了解,該電站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集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儲能系統、智能輸電于一體的國家級新能源示范電站,設計規劃為風電場500兆瓦、光伏電站100兆瓦和儲能裝置70兆瓦,工程運用了世界首創的風光儲輸聯合發電模式,采用新能源發電領域最新產品和裝備,探索了大規模新能源發電并網這一世界前沿技術。風光儲公司應用風、光、儲多組態聯合運行模式,截至2018年11月16日,該示范電站已安全穩定運行2556天,累計輸出超過45億千瓦時平穩可控的綠色電能,相當于節約標準煤22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330萬噸。
在工程發展大事記上,我們能清晰地看到工程建成投運后一步步走來的堅定印記,也更加直觀了解到工程在偉大時代進程中的生動實踐與豐碩成果。2012年,在45天內完成了二期擴建工程立項、核準;在2013年,提前實現二期擴建工程全部6萬千瓦光伏及3萬千瓦風電年內建設目標;2014年,98臺風機吊裝圓滿完成,5兆瓦大風機吊裝創造多項行業之最;2015年,“風光儲輸聯合發電”涉及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7大課題以及兩項“863”計劃課題圓滿通過國家驗收;2016年,成功榮獲“第四屆中國工業大獎”,得到李克強總理高度關注;2017年,榮獲“全國質量獎卓越項目獎”、“國家優質工程金獎”和“中國電力創新一等獎”,全球首個具備虛擬同步發電機功能的新能源電站和3兆瓦梯次利用儲能系統勝利投運;“示范工程科普中心”成功命名“電力科普教育基地”,獲得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授牌。2018年,創新完成全球首個場站級虛擬同步機功能測試與區域孤島啟動試驗,成功榮獲“全國能源城市十大樣板工程”。
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是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創新實踐,采用世界首創“風光儲輸聯合發電”技術路線,攻克了從科研理論到工程應用中的多個難關:風光儲聯合發電互補機制及系統集成、風光儲聯合發電全景監測與綜合控制、高精度風光一體化發電功率預測技術、風光儲聯合發電的網源協調技術、電池儲能裝置大容量化及儲能系統電站化集成。
該工程為國家爭得了榮譽、為世界創造了典范,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把握世界能源發展趨勢,推進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的成功實踐,是中國電力工業和能源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示范工程圍繞突破新能源大規模并網運行的技術瓶頸,通過自主創新,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核心技術,開辟了一條破解這一世界難題的中國路徑,使我國在新能源發展領域站上了全球的制高點。
2、北京泓慧國際能源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調研團第二站來到北京泓慧國際能源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近年來,大功率磁懸浮飛輪儲能作為新能源電力行業的一個熱點,吸引了很多專家和學者的眼球,大家都想一探究竟。
飛輪儲能是指利用電動機帶動飛輪高速旋轉,在需要的時候再用飛輪帶動發電機發電的儲能方式,飛輪儲能系統是一種機電能量轉換的儲能裝置,突破了化學電池的局限,用物理方法實現儲能。通過電動/發電互逆式雙向電機,電能與高速運轉飛輪的機械動能之間的相互轉換與儲存,并通過調頻、整流、恒壓與不同類型的負載接口。北京泓慧國際能源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是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飛輪儲能行業領跑者,調研團在泓慧國際能源研發中心的展廳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公司響亮的口號“旋轉創造未來(Future of Turning)”。泓慧能源是由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獲得者領銜,匯聚了來自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航天、電力電子、自動控制、能源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開發出了國際領先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飛輪儲能技術和系列化產品,并致力于以此核心技為不同領域的客戶提供綠色、高效和安全的能源解決方案。泓慧能源現已擁有國家發明專利5項、外觀專利1項,已受理國家發明專利18項,國家外觀專利2項,已授權軟件著作20項。泓慧能源于2016年底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的2017“創客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中,泓慧能源從全國幾千家企業中脫穎而出,榮獲全國企業組唯一的一等獎,并受工信部邀請赴烏鎮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做專題報告。泓慧能源的大功率磁懸浮儲能飛輪技術,還榮獲了儲能國際峰會“2018儲能技術創新典范TOP10”大獎,“2019儲能應用創新典范TOP10”大獎。
由于飛輪儲能具有超高可靠性、超快響應速度、超長使用壽命、工作溫度范圍寬、高轉換速率、低損耗、少維護、大規模制造成本會大幅下降等特點,廣泛應用于數據中心、智能建筑、微電網、軌道交通、新能源和智能電網、醫療、石油天然氣等領域。
隨著2021年全國兩會上將碳達峰、碳中和“3060”目標列為我國“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主攻目標,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戰略地位凸顯,儲能作為支撐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技術,將迎來下一個“萬億級”市場風口,行業迎來巨大發展機遇。由于抽水蓄能技術地理原因的限制、電化學儲能技術潛在的安全風險,高頻次物理儲能技術逐步獲得市場的青睞,其中以飛輪儲能為代表的機械類儲能技術依托其獨一無二的天然優勢,將大大助力我國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雙碳背景下,儲能技術將迎來百花齊放的局面,期待大功率磁懸浮飛輪儲能能促進能源行業的創新與變革。
3、三河同飛制冷股份有限公司
調研團第三站來到三河同飛制冷股份有限公司,同飛股份董事長張國山先生、總經理張浩雷先生等熱情接待調研團。座談會上,調研團專家強調,同飛制冷股份要充分發揮強迫風冷散熱和液冷系統解決方案等技術優勢,全面提升產品的可靠性、安全性、一致性和易用性。
同飛制冷股份從成立之初,一直致力于工業制冷系統解決方案,先后開發了專門適用于儲能行業配套的工業制冷產品。
儲能行業集裝箱用工業空調
儲能系統液冷解決方案
同飛股份董事長張國山先生在參觀交流結束后表示,作為儲能行業冷卻裝置配套企業,將始終以“做好產品質量,服務好行業客戶”為己任,力爭為儲能行業的發展壯大貢獻出應有的力量,助力實現“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雙碳目標!
湘能楚天儲能型變電站
湘能楚天緊跟時代步伐,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在變電儲能一體化方面積極研發,為用戶提供新型模塊化儲能型變電站解決方案。全站采用預制艙生產模式,將儲能系統與變電站完美融合,有效實現模塊結構的一體化和后臺控制的一體化。
儲能型變電站可有效實現電網平滑負荷、削峰填谷、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減小棄風棄光、緩解局部電網重過載等功能,為國家消納清潔能源貢獻力量。